当前位置:首页>健康 >内容

常见中药的药性及功效和作用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2023-04-09 04:06:48健康漂亮的斑马

有关常见中药的药性及功效和作用和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的知识相信很多人都不甚了解,今天六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

有关常见中药的药性及功效和作用和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的知识相信很多人都不甚了解,今天六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内容导航:

一、常见中药的药性及功效和作用

一、常见中药的药性及功效和作用

中草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中草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不仅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有很好的疗效,而且还能治疗一些疑难病症,一直为百姓所认可。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常见中药的药性、功效、作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和作用。人参味甘,能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身。

2.黄芪性温,能吸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足。李岩,天津市公安医院中医科。白术性温,健脾和胃,止泻除湿,化痰。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清利水道。5.甘草味甘温,诸药调和。烤之时温,生之时泻火。6.当归味甘,生血养心,益虚损,化瘀生新。7.白芍性酸寒,能补元气,泻腹痛,虚寒不宜合用。

8.白芍性酸寒,能泻补,破血通经,产后不犯。9.生地微寒,可消湿热、骨蒸、劳乏、消血。10.地黄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发。11.脉门性味甘寒,止渴除烦,补心清肺,虚热平复。12.天门味甘,性寒,可治肺脓肿,祛痰止咳,喘息立功。13.黄连味苦,清心,清热明目,稠肠止泻。14.黄苓苦寒,燥泻肺火,清肠,湿热皆可用。

15.黄柏苦寒,降火养阴,湿热蒸骨,出血尚可。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呕吐胃痛,降火利尿。17.连翘味苦性寒,能消痈毒,聚气凝血,很温。18.石膏发冷可以缓解胃火、口渴和头痛,缓解肌肉紧张。19.滑石沉寒,滑可沉寒,止渴除烦,湿热皆可用。20.贝母微寒,止咳化痰,肺脓肿肺痿,解郁烦。21.大黄性苦寒,积实积热,痰多燥,疏泄后必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疟疾。23.前髯微寒,止咳化痰,寒热头痛,闷而安之。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沉,牙痛可除。25.桔梗味苦,治咽喉痛,增加载药量,开胸益肾。26.紫苏叶味苦,且风寒,气在梗下消痞。27.麻黄辛,发汗,身痛头痛,舒筋活血。28.葛根味甘,疏风散结,温疟,止渴。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蒸骨。30.羌活性温,祛风除湿,引起全身酸痛头痛,舒筋活血。31.一个人生活很辛苦,脖子很难放松,脚很湿,各种风能都可以去除。32.知母味苦,热渴可除,骨蒸多汗,痰咳皆舒。33.白芷辛温,阴阳头痛,风热瘙痒,流脓。34.藁本性温,除头顶外,能散寒湿,能筛风邪。35.香附坚硬,解郁止痛调经快,甚至消食。

36.乌药辛温,心胀痛,尿滑,气一般。37.枳实味苦,助消化,除痰,冲墙壁。38.苦橘微温,气促肠宽,胸中气结,胀满。39.百口温心能化痰、益气和元、止呕和胃。40.青皮味苦性温,能攻气郁,切肝和胃。41.橘皮味苦性温,滑而广,留白和胃,化痰消白。42.苍术味苦温,脾燥湿,发汗宽和,更有消痢之功。

43.厚朴味苦性温,能消胀止泻,而且见效不慢。44.南星热可治风痰,破强直,息风。45.半夏味辛,脾燥湿,痰多头痛,呕吐尚可。46.霍心香温能止呕散寒,主要是霍乱。47.槟榔辛温,破气杀虫,化痰排水,仅除重。48.腹部皮肤微温,可降气,和胃健脾,消除水肿。49.香薷味辛,夏天疼就涩,霍乱就是水肿,除烦除热。

50.扁豆性温,转筋吐泻,降气中和,撒毒化能。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中药的药性及功效和作用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