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考古学家表示,他们已经出土了 25,000 至 27,000 年前的吊坠,这些吊坠是由已灭绝的巨型地懒Glossotherium phoenesis 的骨质材
巴西的考古学家表示,他们已经出土了 25,000 至 27,000 年前的吊坠,这些吊坠是由已灭绝的巨型地懒Glossotherium phoenesis 的骨质材料制成的。
“大多数更新世巨型动物——体重超过 44 公斤的哺乳动物——在更新世-全新世过渡期间在全球范围内灭绝,”资深作者、圣卡洛斯联邦大学的 Mírian Pacheco 博士及其同事说。
“这些巨型哺乳动物的减少和最终灭绝通常与人类影响和气候变化有关,但这对南美洲来说仍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最近的研究对人类在末次盛冰期(19,000-26,000 年前)期间抵达南美洲及其对那里巨型动物的影响提出了新的看法。”
“然而,虽然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美洲人类的出现早于克洛维斯文化(13,500 年前),但对人类早于 16,000 年前占领美洲的怀疑仍然存在。”
“关于人类扩散到美洲的时间和路线的问题仍然有争议,但人类扩散可能遵循多种路线和时间框架,包括太平洋沿海和内陆(无冰走廊)路线。”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包含南美洲早期人类居住证据的更新世晚期遗址进行密切关注。”
在他们的研究中,考古学家检查了巨型地懒Glossotherium phoenesis的三块经过改造的骨板(嵌入动物皮肤中的骨板) 。
这些标本的历史在 25,100 至 27,400 年间,是在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圣埃琳娜岩石庇护所中发现的。
该遗址还出产了丰富多样的人造石灰石、方解石片、石英和硅制品,其中一些可能被人类用来进行骨骼表面改造。
研究人员解释说:“巴西中部的圣埃琳娜岩石庇护所展示了一幅富含绘画的岩石面板,其中包括拟人化(例如‘戴装饰品的男人’)和动物化,如鸟类、鹿、猴子和貘。”
“在庇护所中发现的与石器和巨型动物遗骸相关的年代久远的矿物颜料和篝火结构,包括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时代。”
“庇护所中唯一存在的更新世巨型动物是两种已灭绝的巨型地懒,属于Glossotherium phoenesis,位于两个不同的考古层中。”
“除了巨大的树懒骨头之外,还有数千块皮骨,它们是曾经嵌入动物皮肤内的真皮骨。”
研究小组使用光学显微镜、无损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致发光和基于同步加速器的显微断层扫描技术对岩石掩体中的三块骨皮进行了追踪分析。
一些人类改造痕迹的存在,包括钻孔、抛光、多向划痕和使用磨损痕迹,表明它们的人为性质和广泛使用。
这为南美洲人类、巨型地懒和其他巨型动物的同时代提供了额外的证据。
作者说:“圣埃琳娜挑战了关于美洲人口的主流说法,支持一种人们在末次盛冰期甚至更早时期首次到达美洲大陆的模式。”
“它与其他站点报告的证据一致,表明早期人类存在于北美和南美。”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切鲁蒂乳齿象遗址是一个更具争议性的遗址,有人建议它提供间冰期(大约 13 万年前)人类存在和巨型动物屠杀的证据,但这一证据已经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一些科学家对此提出了质疑。”
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 B》上。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韦伯可能发现了超大质量暗星
下一篇:双子座南望远镜观测反射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