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东北虎和棕熊哪个厉害?和东北虎和棕熊谁更厉害的知识相信很多人都不甚了解,今天六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
有关东北虎和棕熊哪个厉害?和东北虎和棕熊谁更厉害的知识相信很多人都不甚了解,今天六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内容导航:
一、东北虎和棕熊哪个厉害?
根据网上的信息,差不多有半斤那么差。因为基本没有成年雄虎到成年雄熊的记录,有些记录基本是成年雄熊猎杀成年雌虎,成年雄虎猎杀成年雌熊的记录,有些还带着幼崽。另外,老虎和棕熊互相攻击对方头部的意义不大,所以所谓棕熊厉害的观点不成立。我觉得和东北虎棕熊打一场还是值得的。
二、北极熊PK东北虎,谁更厉害?
关于东北虎和东北棕熊的冲突:东北虎偶尔会捕食熊,熊在老虎食谱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苏联动物学中,有很多东北虎捕杀北极熊的例子。然而,只有在冬天吃不到足够食物的东北虎有时会袭击北极熊。
1959年冬天,一只西伯利亚虎杀死了一只带着幼崽的成年母北极熊,并吃掉了幼崽和母熊。1956年,一只三岁的雄性老虎杀死并吃掉了一只棕熊。1.车轴蒸歌概述961年,一只棕熊被老虎咬死吃掉;1957年,这只母老虎杀死了一只棕熊和它三岁的幼崽。成年虎360问答没有天敌,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会被野牛攻击致伤致死。1913年,一只成年雄性老虎杀死了大棕熊。
1981年,一只大棕熊尾随一只雄虎,却被雄虎咬死吃掉。相反的例子发生在1960年的阿林地区。棕熊成功杀死母虎并吃掉了它。食物的缺乏上演了这样的悲剧。
三、东北虎与棕熊谁更厉害?
有人喜欢娇小可爱的猫、松鼠等动物,有人喜欢大象、长颈鹿等“大块头”,有人喜欢可爱慢吞吞的考拉,自然也有人喜欢虎豹等快速的捕食者。
在自然界中,老虎无疑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野兽。在它的栖息地,大多数食草动物和一些食肉动物都是它的猎物。然而,这个世界充满了奇迹。在动物世界里,虽然和老虎同级的动物很少,但也不是没有,比如狮子,棕熊。西伯利亚虎
今天,老虎和狮子不再存在于同一领域,而是棕熊。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老虎还是有很大重叠的。事实上,曾经发生过老虎捕食棕熊,棕熊伤害老虎的事件。今天我们就聚焦西伯利亚,讨论两个霸权阶级的对抗,看看谁更胜一筹。
因为很多国际科学家,包括俄罗斯科学院的专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做了很多研究,这给了我们很多权威的参考资料。
熊和老虎分布在同一个域内,对它们生存状况的分析表明,西伯利亚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区域,但东北虎的分布仅限于东南角,所以东北虎的学名并不那么准确,因为听起来好像遍布整个西伯利亚。事实上,无论是在历史阶段还是在现时代,东北虎的分布从来没有遍及整个西伯利亚地区。
古人称之为“东北虎”。和华南虎一样,是中国特有的虎种。然而,当清朝在1858年将外满洲的大量土地割让给俄国时,东北虎也被称为中俄两国都存在的生物。生活在东北虎栖息地的棕熊主要是棕熊17个亚种中的乌苏里棕熊。它们体型巨大,有的棕熊体重超过230公斤,更有甚者,可达600公斤。这个庞然大物让东北虎敬畏三分的存在。
《国际野生动物杂志》年发表于1973年的一份研究报告记录了至少12起棕熊捕杀老虎并吃掉它们的事件,其中包括许多成年雄性东北虎。如果说东北虎的栖息地里有什么动物可以算是强硬的对手,那么毫无疑问只有棕熊了。乌苏里棕熊
毫无疑问,当代东北虎的数量和体质都不如以前了。2005年,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的一批科学家联合发表了当代东北虎体重及其所处历史时期的对比分析报告,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他们使用的实验个体数据包括35个月以上的老虎,而且都是在作者在场的情况下测量的,所以结论还是有代表性的。
报道称,1970年后的东北虎体重远小于20世纪上半叶之前。历史上雄性野生东北虎的平均体重是215.3公斤,而当代野生东北虎的平均体重只有176.4公斤。历史上雌性野生东北虎的平均体重是137.5公斤,而当代野生东北虎雌虎的平均体重只有117.9公斤。西伯利亚虎
历史上东北虎的分布范围很广,从整个中国东北沿黑龙江、乌苏里江一直蔓延到西伯利亚。在茫茫雪域森林中,东北虎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然而,从19世纪末开始,东北虎的命运发生了大转折。随着俄罗斯和中国对它的捕杀,西伯利亚虎的数量一再下降。到目前为止,野生老虎只有700多只。
事实上,东北虎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肆意捕杀。比如俄罗斯,上世纪90年代初,每年仍有60-70只东北虎被偷猎。如今,在各方努力下,东北虎种群发展趋于稳定。世界上95%以上的东北虎生活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森林中,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很少。去年世界老虎日,中国学术界公布了一个数字:27!是中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
由于一系列的禁猎措施和环保政策,不仅东北虎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而且整个境内的猎物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虽然近年来老虎下山猎杀牲畜的事件较多,但并不意味着老虎缺少野生猎物。东北虎分布区
乌苏里棕熊主要是从外兴安岭到辽宁北部的东北亚种。整个黑龙江流域生活着大约500-1500只乌苏里棕熊。由于它们身体的某些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它们不可避免地成为非法偷猎者的目标。
在栖息地选择上,乌苏里棕熊和东北虎的偏好是一致的,它们更喜欢低海拔的林区,所以在整个栖息地熊和老虎的冲突很多。在1944-1959年间,人们记录了32起西伯利亚虎袭击乌苏里棕熊的事件。
由于微生境的差异,棕熊更容易遭遇老虎。虽然在报道的事件和人们的印象中,被东北虎杀死的熊大多是黑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盲熊,但其实从概率上来说,棕熊和老虎与东北虎相遇、相遇的几率要大得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与它们的微生境有关,在整个大环境上看,三者同域分布,且重合度较高,但是若从它们对栖息地的选择上面,即微生境上看,黑熊与棕熊、东北虎的喜好不一致。
简单来说就是黑熊更喜欢海拔较高的林地,而棕熊与老虎则更青睐于在低海拔的森林里活动,它们就像是“上下铺”的关系,但相较于雪豹与大熊猫这样明显的“上下铺”关系来说,黑熊与东北虎、棕熊之间的海拔分布界限要模糊得多。
另外,老虎捕熊,多发生于秋冬季,原因有两个:
一是在秋季的时候,熊类要忙于贴秋膘,为了寻找食物会在森林里弄出较大的动静,引起老虎的注意;二是冬季是种类冬眠的季节,处于冬眠中的熊更容易遭到老虎的捕杀。
黑熊与棕熊、东北虎的微生境选择
另外,冬眠中的棕熊也比黑熊更容易受到老虎的攻击,因为棕熊喜欢居住在更广阔的森林环境中,它笨重的身体也无法爬树躲过攻击。
其次,就洞穴入口方面,黑熊体型较小,入口也比较窄,一些较大的老虎无法进入,而大多数棕熊,要么比老虎大,要么跟老虎差不多,比东北虎小的乌苏里棕熊不常见,所以根本也就不存在老虎进入不了棕熊洞穴的问题。
棕熊更容易与老虎发生遭遇战,原因不仅仅是在于微生境的差异上,也体现在它们比黑熊更加不怕老虎。由于黑熊体型小,战斗力差,所以一旦发现老虎的踪迹,它们会很警惕,远远看见东北虎都要绕道走。
虽然大多数棕熊也会害怕老虎,但有少部分体重较大者,是不惧老虎的,比如在1970-1973年的俄罗斯科学院研究期间,研究人员尼古拉耶夫和尤达科夫就在锡霍特-阿林山脉中西部地区记录了一起棕熊不惧东北虎的事件,在明知道有东北虎存在的情况下,该棕熊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行动路径,而是选择直接越过老虎的区域。
基于猎物喜好分析,老虎捕食棕熊机率不大虽然东北虎存在捕熊的现象,尤其是秋冬季,更是老虎捕熊的高发期,但是就老虎的饮食结构而言,熊类显然不是主要的食物来源。
在东北虎的栖息地范围内,生活着数量和品种众多的有蹄类动物,比如马鹿、野猪、梅花鹿、香獐子、西伯利亚斑羚等等,而在一项针对东北虎与狼之间的种群关系调查研究里面,有对东北虎猎物喜好进行的分析,该项研究显示,马鹿是老虎最大的猎物来源,其次为野猪。
研究者在锡霍特-阿林山脉东部针对东北虎的研究也发现了它们的分布范围跟马鹿的分布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东北虎及狼的猎物喜好
老虎是森林捕食者,体型庞大食量巨大,一项针对东北虎的三年研究发现,即便是在夏季,东北虎日均进食量就达到了7.89千克,平均7.4天就会捕食一次猎物,而到了冬季,数据有所上升,日均进食量增加为10.3千克,捕食频次提高,上调为5.7天就要捕食一次猎物。
另外,一旦母虎进入哺乳期,捕食频次会更大,食量需求也更多,甚至增幅达到了50%。
科学家们研究了一只母虎瓦瓦拉的“生娃”前后行为差异,发现在母虎在生产之后,其平均活动范围从生娃前的500平方千米,缩减到了180平方千米,同时它的行动更加迅速,捕食频次更高,在猎物的选择上面,也更倾向于大型猎物。
从老虎的食性出发,生境中的马鹿、野猪、香獐子、驼鹿等等,无疑是非常符合东北虎要求的。
母虎瓦瓦拉生娃前后行为变化
乌苏里棕熊虽然是杂食动物,算不上主流的捕食者,但其凭借庞大的体重,在西伯利亚地区,算是豪横的代表,另外,如果有肉吃,棕熊也不挑。
在乌苏里棕熊的饮食结构里面,素类占据了主流,春季它们以枝芽、蚂蚁、昆虫等为食,夏季以浆果、鱼类等为食,而到了秋季,由于要为接下里的冬眠做准备,棕熊会加大食物的摄取,这就意味着它们会将食性扩得更广,主动捕食猎物、捡食腐肉的行为会更加频繁,这也是秋冬季,棕熊与虎冲突更为频繁的原因之一。
从东北虎与乌苏里棕熊的饮食结构上看,巨大的差异使得它们在生存资源的竞争上面非常小,事实上在东北虎的生境里面,狼群才是它最大的竞争者,而东北虎也会主动抑制狼的发展。东北虎捕熊,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为了“吃饭”,二是减少幼崽的潜在威胁。
在俄罗斯科学院阿穆尔虎计划的研究期间,人们就记录下了9起东北虎捕食熊类的事件,其中6起的捕食对象为乌苏里棕熊。
根据老虎的猎物及粪便分析,发现熊类占据了老虎饮食来源的7.1%,棕熊占据了东北虎饮食来源的1%,表明东北虎并没有将乌苏里棕熊当作自己的主要捕食对象。
棕熊杀虎,大块头的反击东北虎能捕食乌苏里棕熊,是不是就代表这是整个物种级的压制呢?显然不是,事实上东北虎所捕食的棕熊,多为体型较小的母熊和幼熊,老虎会在冬季捕杀它们,并将其拖出洞穴,尤其是当有蹄类动物数量较少的季节,老虎往往会更加频繁的向熊类发起攻击。
当然,乌苏里棕熊也不是好惹的,作为最大的棕熊之一,一些块头较大的成年公棕熊,体型堪比科迪亚克棕熊。
在1944-1959年间,虽然人们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记录下了32起老虎袭击乌苏里棕熊的事件,但在同一阶段里面,人们也观察到了4起乌苏里棕熊杀死雌虎及幼虎的事件。
在一项针对锡霍特-阿林保护区的棕熊、东北虎与黑熊之间的种内关系研究当中,人们利用无线遥测技术,记录下了44起东北虎与乌苏里棕熊冲突的事件,其中有22次棕熊被杀死,但也有12起是东北虎被杀死了,表明乌苏里棕熊是有能力与东北虎对抗的,尤其是成年公棕熊,体重达300千克左右,这样的“大块头”,即便是与雄虎的对抗中,都有大可能处于优势。
乌苏里棕熊
在WCS(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一项研究里面,提到了东北虎在棕熊的饮食结构里面占据了0.5%的比重,仅比棕熊在东北虎的饮食结构里面少一半而已,表明一些棕熊,确实有猎虎的能力。
通常来说,棕熊所捕杀的老虎多为幼虎,以及重度怀孕,或者体型较小的雌虎。老虎是营独居生活的猫科动物,在其刚刚性成熟的时候,就要离开母虎独自生活,在这个阶段,虽然它们已经半大不小了,但由于身体还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生存经验也不够丰富,此时的老虎是不具备打赢成年棕熊实力的。
在对14起幼虎的死亡事件调查之后发现,其中有3起是因为棕熊的捕杀,在面对庞大的乌苏里棕熊时,幼虎完全处于劣势。
基于身体数据,分析熊、虎战力差异说完实际的例子及研究结果,我们来对比一下乌苏里棕熊与东北虎的“硬件装备”。就体重而言,无论是棕熊还是东北虎,雌雄之间的差异都非常大,比如东北虎,当代雄虎的极限渐进值为222.3千克,而雌虎的平均体重只有117.9千克,相差很大。
而个体体重差异在棕熊的身上更加明显,2003年的一篇报告显示,最小的母熊体重为120千克,最大的公熊体重为321千克,即便是平均体重,公棕熊与母棕熊之间也相差了大约70千克,因此我们在对比“硬件装备”的时候,必须要从两种动物两种性别四个维度出发。
在体重方面,前面提到过,当代东北虎体重下降严重,雄虎平均体重只有176.4千克,雌虎为117.9千克。
而乌苏里棕熊在熊科家族里面体重并不小,公熊平均体重能达264千克,母熊也有189千克,这体重虽然与熊科当中的北极熊、科迪亚克棕熊、阿拉斯加大棕熊无法相比,但与当代东北虎相比,那是绰绰有余,所以在体重上面,东北虎无法占优,但野生动物之间打架,体重优势非常重要。
东北虎与棕熊部分数据对比
老虎拥有食肉动物中最为专业的牙齿和爪子,犬齿长度达到了7.6-9.1厘米,可见部分亦有4-6厘米,咬力商为129.1千克,这是什么概念呢?即一只177.8千克的老虎,犬齿上的咬力就有2164.7牛顿。
棕熊虽然是杂食动物,但它也持有专业的“食肉装备”,犬齿尖锐且不短,可见部分能达3-6厘米,但相较于老虎,棕熊的爪子并不适合战斗,长钝弯曲,反而更像是为挖掘而生的。
另外棕熊的咬力商为90.3,比老虎差很多,即便是体重达到了251.2千克的棕熊,犬齿咬力也只有1894.9牛顿,比170千克左右的老虎还要小一些。
乌苏里棕熊在刨土
另外,就从生存习性上面来看,老虎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老虎已经将自己的狩猎技能磨练得炉火纯青,更针对不同的猎物而采用不同的攻击方式,以便达到最高效的猎杀,毫无疑问,在杀死猎物方面,老虎是专业的。
而乌苏里棕熊更像是一个懒惰的机会主义捕食者,有着较强的实力,却采食一些浆果、昆虫等小动物。所以虽然在体重方面,东北虎不占优势,但从其他硬件及战斗方式上面,能拉回不少分数。
东北虎捕食野猪
结论:不管是基于事实依据还是基于理论战力上的分析,东北虎对乌苏里棕熊的压制明显要比棕熊对东北虎的压制大一些,不过我们也需知道,雌虎在大棕熊面前,是没有优势的,甚至一些体型较小的雄虎,在成年大棕熊面前,依然也没有优势,但从总的平均数上而言,东北虎比乌苏里棕熊在对抗中更具优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更加豪横。
说到底老虎作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它不会允许生境中比它还强的捕食者存在,如果有,那么就不会说老虎是食物链顶端的猛兽了。
乌苏里棕熊
乌苏里棕熊虽然强悍,但它却算不得俄罗斯远东地区里主要的捕食者,其主要的饮食构成为素食,即便是在8月份之后,肉类占据的比重有所上升,但主要的贡献值是鱼类,而捕鱼算不得一种上台面的战斗技能,所以单从这方面来说,老虎也更豪横。
不过正如我题目所说的那样,这是两大霸主级的对抗,实力差异并不明显,胜负只在毫厘之间,总的而言,东北虎是毫厘比较多的那一方。
以上就是关于东北虎和棕熊哪个厉害?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东北虎和棕熊谁更厉害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