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机顶盒连接解码器,基于SC2005的DVB-C机顶盒信源解码器不是很了解,六月小编刚好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今天就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很多朋友对机顶盒连接解码器,基于SC2005的DVB-C机顶盒信源解码器不是很了解,六月小编刚好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今天就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在机顶盒的研发过程中,信源解码器的研发是整个研发工作的基础和核心。随着机卡分离政策的放开,信源解码器的通用性和复杂性使其在机顶盒终端的发展过程中显得更加重要。
本文所讨论的是符合DVB-C标准的数字有线电视机顶盒信源解码器的设计与实现。总体方案机顶盒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功能部分:信道解调解码部分和信源解码部分。
频道部分为前端,负责数字电视信号的解调、接收和频道解码。由于前端的不同,机顶盒可分为数字卫星机顶盒、数字地面机顶盒和数字有线机顶盒三种类型。
源解码器是为数字有线电视机顶盒开发的,将连接到L64768的前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合DVB-C标准的机顶盒解决方案。本文采用基于LSI Logic公司SC2005的第二代单片机源码解码方案来实现解码功能。
译码器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按功能可分为四个部分:以SC2005为核心的CPU和存储控制子系统;传输流解复用和音文章解码子系统;图形处理及屏幕菜单显示和输出子系统;外设接口子系统。图1 机顶盒源解码器的硬件实现源解码器的起始码存放在Flash Boot ROM中,所使用的字体存放在Flash Font ROM中。
SC2005的两个SDRAM内存接口分别与SDRAM-A和SDRAM-B相连。系统上电后,将Flash Boot ROM中存储的启动代码传输到SDRAM-B中执行。
时钟由27MHz压控振荡器倍频后提供。压控振荡器产生的时钟信号经74LVC14整形后送到SC2005的VCXO脚,通过SDET脚输出进行同步恢复。
传输流复用、音文章解码、图形处理等功能均由SC2005内部相应的集成模块及相关外围电路实现。 CPU和存储控制子系统SC2005集成了传输解复用器L641x8和MPEG-2音文章解码器L64105的功能,包含EZ4102内核、16KB指令缓存和8KB数据缓存,是SC2005的核心部件。
源码解码器使用的两片1M16bit Flash ROM均为AM29LV160DT-70,单电源供电,3.3V电压读写编程,70ns高速读写时间。它们通过E-Bus连接到SC2005,地址总线A[6:0]连接到SC2005的ADDR[7:1],A[19:7]连接到SC2005的AD[28:16],数据总线DQ[15:0]连接到AD已连接SC2005 的[15:0]。
芯片内部有35个扇区,其中4个作为引导扇区,大小为4k字到16k字,其余31个扇区为32k字;有一个字节/字模式选择引脚BYTE#,在本设计中将该引脚连接到高电平以选择字模式。 81MHz/1M16bit的SDRAM-A和108MHz/2M16bit的SDRAM-B通过S-BUS与CPU的SDRAM内存接口相连。
其中,SDRAM-A专门用于存储MPEG解码时的文章帧和相关信息,SDRAM-B存储解复用、OSG和外围设备接口子系统的信息。数据可以通过DMA引擎在SDRAM-A和SDRAM-B之间直接传输。
传输流解复用及音文章解码子系统SC2005首先从信道解码器或码流发生器接收TS流,然后自动检测传输包同步。一旦建立同步,传输数据包就会被发送到PID 预处理器。
PID 预处理器分析输入传输数据包并检查它们的PID 值。只有与PID表匹配的PID值才能通过第一步过滤,不匹配的包被丢弃。
通过PID过滤器的传输包被送到DVB解扰器,解扰后的包进入PID后处理器。音文章PES数据经过滤波后直接进入A/V解码器,其他数据则发送到外部SDRAM-B的循环缓冲区,CPU可以直接从内存中读取数据。
传输流解复用子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传输流解复用子系统解复用后的音文章PES流通过A/V接口进入L64105 MPEG-2解码器进行包解码。
L64105输出两组数字文章和数字音频信号。直接输出一组数字文章和一组数字音频信号。
另一组数字文章信号送入文章编码器,转换成全电视信号(CVBS)或S端信号(Y/C),经外接低通滤波器后直接送入电视;数字音频信号被送到音频DAC中,经过外部低通滤波器转换成立体声模拟信号输出。图形处理及屏幕菜单显示输出子系统SC2005集成了一个高性能的OSG(On-Screen Graphics)子系统,可以生成文字和图形叠加在解码后的文章上。
OSG子系统生成静态层、OSD层和游标层;解码子系统提供文章层; Mixer/Encoder子系统生成背景色层,并在文章输出前对上述5层进行编码合成,以显示需要输出的合成文章。该子系统对来自OSG子系统的图形和解码文章数据进行编码,然后将NTSC/PAL/SECAM RGB/YPbPr、CVBS或S文章信号输出到电视或显示器。
图3 ATA硬盘接口外设接口子系统本源解码器集成了一个ATA硬盘接口,如图3所示,用户可以通过该接口实现PVR(Personal Video Recorder)功能;还可以在硬盘中设置海量缓冲区,在播放数字电视的同时实时存储节目数小时。依靠这种缓存技术,用户可以进行时移播放。
解码器具有TDA8004T智能卡接口和符合IEEE 1149.1标准的JTAG模块,提供基本的调试功能,同时还提供LVDS接口,用于接收码流发生器输出的TS流。由DB-25接口输入的LVDS信号经过三片DS90C032电平转换后进入解码器。
此外,系统还使用了一个串口用于机顶盒的调试和软件升级。软件设计软件系统基于分层架构,部分由LSI Logic在其参考软件中提供,其他部分需要用户自行开发。
软件总体结构如图4所示。实时操作系统层(RTOS)是所有上层程序代码运行的基础,主要负责多任务调度、系统资源管理、中断处理、通信操作和同步处理。
本文使用的是WindRiver公司专门为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的模块化、高性能实时操作系统pSOSystem。 RTOS层使用板级支持包(BSP)实现与硬件层的接口。
操作系统移植层(OSP)主要实现两个功能:一是动态配置任务的属性,如上下文切换、优先级等;另一个是管理任务之间的通信,例如数据传输和同步。硬件抽象层(HAL)负责直接对硬件寄存器进行编程;设备驱动层(DDL)是对硬件抽象层清晰方便的备份和封装,主要为各个硬件模块提供相应的驱动,如SC2005异常处理驱动、时钟服务模块驱动和驱动OSG图形库等。
应用程序接口层(API)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API函数。驱动适配层(Driver Adaptation Layer,DAL)是设备驱动层功能的进一步集合,通过功能组合可以直接应用到应用程序层,起到接口的作用。
比如对于Flash的操作,可以通过这样的驱动适配层进一步封装功能,方便上层应用程序的调用。用户应用层是机顶盒用户应用软件的主体部分,也是软件开发的重点。
所有与机顶盒相关的上层功能都在这一层实现,如用户界面功能的实现、EPG实现、节目库管理、用户信息输入/输出控制、软件升级等。性能测试结果经过源解码器接在L64768前端,经测试达到预定功能。
其性能特点如下: 整个系统完全符合DVB-C/MPEG-2标准2、通道解码支持16/32/64/128/256QAM,转换速率:3MSPS的7MSPS3.TS解复用器最大输入位速率:60Mbps(串口1)/7.5Mbps(并口) 4.文章解码分辨率:Max720576,支持图文和字幕5.音频解码器采样率:32/44.1/48kHz,支持32级音量调节6.支持ATA硬盘接口结语本文实现了一个基于SC2005的DVB-C机顶盒信源解码器,集成了个人数字录像机,与L64768前端连接,形成标准功能样机。
以上就是关于机顶盒连接解码器,基于SC2005的DVB-C机顶盒信源解码器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